以下是关于 Telegram ICO(首次代币发行)的核心信息,结合其区块链项目 TON(Telegram Open Network)的发展历程整理:

1. ICO 规模与时间线

  • 融资总额:Telegram 通过两轮 ICO 共筹集 17亿美元,创下当时全球 ICO 最高纪录:
  • 首轮(2018年1-2月):私募融资 8.5 亿美元,投资者包括风投机构和高净值人士,代币 Gram 单价 0.37 美元。^^
  • 第二轮(2018年3月):再融资 8.5 亿美元,代币单价升至 1.33 美元。^^
  • 目标:为区块链网络 TON 的开发提供资金,旨在打造高速、低费的分布式支付系统,对标 Visa 和万事达卡。^^
  • 2. TON 项目愿景

  • 技术架构:设计为多层区块链系统,支持智能合约、分布式存储及匿名网络,目标处理百万级交易量,超越以太坊性能。^^
  • 应用场景:计划将 Gram 代币整合进 Telegram 生态,供 2 亿用户支付服务费用或进行跨境转账。^^
  • 3. 监管冲突与项目终止

  • SEC 指控(2019-2020年):美国证监会认定 Gram 代币属于未注册证券,起诉 Telegram 违反证券法。^^
  • 最终结局(2020年5月):Telegram 创始人杜罗夫宣布终止 TON 项目,退还投资者 12.2 亿美元,并支付 1850 万美元罚金。^^
  • > 杜罗夫在公开信中表示:“美国法院的裁决阻止了全球代币分发,我们无法继续推进。”^^

    4. 后续发展

  • 社区接管:TON 更名为 The Open Network,由独立开发团队 TON Labs 继续维护,主网于 2021 年启动。^^
  • 现状:TON 作为独立公链运行,采用分片技术和权益证明(PoS)共识,但已与 Telegram 官方脱钩。^^
  • 补充说明

  • Telegraph 平台:用户可能混淆了 ICO 与 Telegram 的 Telegraph(2016 年推出的内容发布平台),后者与区块链无关,功能类似 Medium。^^
  • 综上,Telegram 的 ICO 虽因监管夭折,但其创纪录的融资规模和 TON 的技术愿景仍对区块链领域影响深远。目前 TON 作为独立公链由社区运营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dltlcc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