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Telegram平台上极端组织“恐怖电报”(Terrorgram)的相关情况,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:

一、恐怖电报(Terrorgram)的核心特征

1. 组织性质

被美国(2025年1月13日)和英国(2024年4月)列为恐怖组织的极右翼网络团体,以Telegram为主要串联平台,宣扬白人至上主义,煽动全球种族仇恨暴力。

2. 暴力活动

  • 策划实施跨国袭击,包括2022年斯洛伐克酒吧枪击案、2024年土耳其寺持刀袭击案及新泽西州能源设施未遂袭击案。
  • 提供针对关键基础设施(如能源设施、交通枢纽)的袭击技术指南,涉及武器选择、目标定位等细节。
  • 3. 运作机制

  • 通过Telegram分层加密通信(如“秘密聊天”功能)联络成员,核心层使用自研加密协议。
  • 聚合多个极右翼频道形成传播网络,发布种族主义煽动内容及暴力教学手册。
  • 二、国际制裁与司法追溯

    1. 美国行动(2025年1月)

  • 冻结组织在美资产(超240万美元)及虚拟货币账户。
  • 制裁三名头目:巴西籍卡洛斯·门多萨(网络动员)、克罗地亚籍安东·科瓦奇(战术教官)、南非籍亨德里克·范德梅韦(意识形态理论家)。
  • 2. 司法追溯

  • 2024年9月,美司法部起诉两名核心成员,指控其教唆针对黑人、犹太社区的“种族战争”,关联12国97个极端小组。
  • 三、Telegram平台的监管争议

    1. 工具滥用问题

    Telegram因加密性及隐私保护特性,长期被恐怖组织用于策划、及传播极端主义(如ISIS、香港、莫斯科恐袭等)。

    2. 监管政策调整

  • 2024年9月后,Telegram修改隐私条款,开始配合多国执法部门提供涉恐用户IP及电话号码,但通讯内容仍加密。
  • 2024年8月,创始人杜罗夫因平台涉恐、洗钱等指控在法国被捕,引发对加密通讯法律责任的争议。
  • 四、相关事件关联性

  • 莫斯科恐袭(2024年3月)
  • 嫌犯通过Telegram接收指令并策划袭击,凸显平台成为极端行动协调工具。

  • 香港(2019年)
  • “连登讨论区”与Telegram群组(如“哨兵组”)协同策划暴力活动,实时传递警方布防信息及物资调度。

    “恐怖电报”是依托Telegram形成的国际极右翼恐怖网络,其活动暴露加密通讯平台在反恐监管中的双重性:既保障隐私,亦被极端组织滥用。国际社会正通过制裁、司法追溯及平台政策调整应对挑战,但平衡安全与隐私仍是全球性难题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dltlcc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