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相关公开信息,Telegram(中文俗称"纸飞机")作为境外加密通讯软件,近年来频繁被国内外警方通报涉及违法犯罪活动。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主要风险点:
1. 电信诈骗工具化
诈骗团伙常以"高薪兼职"为诱饵,诱导用户通过Telegram("纸飞机")加入所谓"任务群",实际参与"手机口"诈骗(即用两部手机中转诈骗电话)或"Q拉"(拉人进诈骗QQ群)等非法活动,已有未成年人因此被追究"帮信罪"^^。
典型案例显示,参与者每完成一次电话中转可获10元佣金,拉人进群可得20元,最终成为诈骗链条帮凶^^。
2. 犯罪信息集散地
该平台存在大量非法交易群组,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贩卖(如户籍、开房记录等)、虚拟货币洗钱、推广等黑色产业^^。
部分群组要求用比特币支付会员费观看违法内容,模式类似韩国"N号房"案件^^。
3. 执法难点
因其服务器在境外且支持"阅后即焚"功能,犯罪证据极易销毁,增加了案件侦办难度^^。
多地警方已明确将Telegram列为需重点检查的境外密聊软件,建议家长监督未成年人卸载^^。
需特别注意的是,当前公开信息中未提及"哔咔哔咔"这一具体群组名称的案例,但同类群组的运营模式和法律风险具有高度相似性。建议用户警惕任何要求提供个人信息、转账或参与"轻松赚钱"活动的网络群组^^。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dltlcc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