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非法代收行为的主要形式

1. 批量注册贩卖微信号:犯罪团伙通过Telegram联络,利用自动化设备批量注册微信号(单窝点查获3000余台手机,注册超300万个账号),再通过Telegram与境外团伙交易,用于电信诈骗、网络等活动^^。

2. 个人信息倒卖链条:部分团伙从黑客处低价购买微信绑定的手机号、身份证号等公民信息,通过Telegram以0.5-2元/条的价格转卖给下游黑产^^。

3. 仿冒诈骗手段:不法分子以“保护隐私”为名,诱导用户通过Telegram或WhatsApp等境外软件沟通,进而实施诈骗(如假冒身份骗取2000余万元案例)^^。

二、潜在风险警示

  • 资金安全隐患:黑客可能通过泄露的微信绑定手机号实施撞库攻击,威胁微信钱包安全^^。
  • 法律后果:此类行为涉嫌违反《网络安全法》,已有公司因泄露22万条个人信息被罚款20万元,相关犯罪团伙均被警方查处^^。
  • 三、用户防护建议

    1. 避免在非官方平台交易微信账号或绑定信息;

    2. 不同平台使用差异化密码,防止撞库攻击^^;

    3. 警惕以“隐私保护”为由诱导使用境外通讯软件的要求^^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dltlcc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